阿里云IoT帮助内蒙古旱区建设物联网灌溉系统

  大家都没有参与支付宝的集能量种树的活动啊?每天准时定闹钟起来收能量,就为了早早的在阿拉善中上一颗小树,为干旱的沙漠尽一些绵薄之力。

  知道你心系旱区,阿里云IoT已经在行动,用物联网技术帮助干旱地区的优化灌溉问题!阿里云IoT通过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全面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态,从而匹配最节约的灌溉方案。12月19日试验区研究人员得出预测结果:一年可以省出1.5个西湖的水。

  

 

  以往的灌溉都是粗放型的方式,耕种者用机电井等设备大规模抽水漫灌,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然后就是发力解决。

  负责这一项目是阿里云IoT的技术专家谢士杰,小哥哥平时也是主要负智能农业业务模块,我们都开玩笑叫他谢主任。在整个项目的开始,谢士杰就指出:“精细化灌溉的前提是准确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及周边的环境条件,农业物联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

  找到了发力点,剩下的就是全力向前。

  其实,在一些沙漠国家,高度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已经大范围应用并形成良好的结果。但在国内,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受到成本、技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广泛应用。这次,阿里云IoT联合京蓝科技一起在巴林右旗进行了首次尝试。

  通过对气温、光照、湿度以及蒸腾量等环境条件的长时间监测,判断环境因子和作物生长各方面的关系,形成专家决策系统,对作物生长环境精准化控制,指挥草原上的灌溉设备浇水。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都由这个智能系统来决定。

  据估算,巴林右旗因此一年可以节省1550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省出1.5个西湖,当地地下水位也已停止下降。

  阿里云IoT的这套智能系统整个过程包含了设备管理、空间管理、数据汇聚、环境监测、水肥一体化等,形成平台后还可以更大规模推广。

  用科技改造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已经是全球趋势。在之前,阿里云IoT联合盒马发布了有机蔬菜安全溯源项目,还和天猫玩了一把跨境溯源,这些都在看不见的地方用科技守护。

  

 

  

上一篇:云程NB-IoT:不仅仅是模块

下一篇:弈投物联网创新技术应用交流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