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生物识别  >  正文

生物识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0月23日-25日,“2018安博会”(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亮相,AI+生物识别大行其道,俨然已成为不同展馆共同的“主旋律”。而就在数天前深圳首届全球生物识别大会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大咖们畅谈“智能时代生物识别新机遇”,更是将生物识别技术上升到智能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国家及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新高度……

  数千年前中国就开始以“按手印”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了,算得上是最早的生物识别技术。随着科学发展至今,人脸、指纹、虹膜、指静脉、步态、声音、笔记等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日臻成熟。蓬勃发展之下,是否存在着“内忧”与“外患”?未来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样子?

  生物识别的“内忧”与“外患”

  虽然每个个体的生物特征是独一无二,但某些特征却也有可能发生变化——相貌会因时光流转改变,指纹可能因为劳作变形磨损。五年前作为身份认证采集的生物特征五年后也许有些就无法使用。若是碰到意外,可能昨天采集的数据,今天就无法使用。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到今天,无数人的生物特征被采集保存,特别是在中国,保存这些的数据库无疑非常庞大。多长时间对这些数据进行一次更新?在之前的生物特征可能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更新的数据来自数据主体?被废弃的数据是否会被留作它用?

  另一方面,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远未达到完美无缺,当差别足够小,仍然会出差错。例如人脸识别遭遇的“双胞胎”难题——不仅因为相貌特征近似,有时因为脸部信息被相似物品遮挡,比如眼镜、胡子。华为Mate 20 Pro 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遭破解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除了“内忧”,“外患”也不容忽视。针对生物识别的攻击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比如使用3D人皮面具、指模,或者利用指纹识别机制中的“学习功能”恶意黑进指纹系统等等,如何有效防范这些攻击是当务之急。

  生物识别发展趋势

  目前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将会往多算法融合、多生物特征互补的方向发展,会和人工智能有更紧密的结合。

  首先从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上看。生物识别技术的运用场景越发复杂多变,最开始只用识别出现的人,例如考勤机、门禁,到现在需要从多个人中找到最近的进行识别,例如地铁人脸支付,在机场、火车站使用的安保系统的人脸识别,甚至要做到在多人行进时完成识别。

  

 

  面对越发复杂的应用场景,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已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加入其它生物识别方式进行补充。同时,采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将会有效提高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当对安全要求较高时同时审查多个生物特征以确保身份,而在不需要高安全性的场合,比如门禁,方便时使用指纹、掌纹进行验证,手不方便时可使用面部识别,这样也可提高效率。比如安御道合为国内某大型国有银行统一构建的新一代智能身份识别平台,就是支持人脸、虹膜、指静脉、声纹、指纹的设备及算法,通过企业服务总线调用身份识别平台,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客户交易的安全性。

  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会日趋紧密是必然的。苹果推出的iPhone X上运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将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高度结合,有效降低了语音识别和面部识别的错误率。而在1:N场景下,人工智能与生物识别的结合更能得到施展。未来智慧城市中会有大量生物特征被采集,只有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才能处理复杂繁多的数据并在短时间里完成数据对比。广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案例就是张学友演唱会成了“逃犯克星”——有热心网友统计过,截至10月21日已先后抓到逃犯25个!而这背后的神助攻就是我国“天网工程”的人脸识别系统!

  

 

  未来,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必将更加紧密的结合,人与人工智能的交互体验将更加自然,在越来越多情况下,可在不察觉间完成身份认证。

  安全与隐私仍是最大课题

  这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一个生物识别发展面临的大问题:身份识别得到的数据如何使用?如何保证安全?如何获得数据?面对大有“无缝连接”趋势的各种智能监控,个人的隐私又能保护多少?

  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的结合已经是必然趋势,但是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没有进行过大量数据锻炼的人工智能根本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这意味着大量生物特征数据将会被各种企业使用,这些企业如何获得的数据?使用这些数据是否合法?这些企业或者机构是否有能力保护数据安全?

  今年5月,欧盟号称“史上最严的个人数据保护条例”GDPR正式生效,对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和流通做出严格的限制,不经过数据主体的同意,任何机构不得采集个人数据,不得将采集到的个人数据转交他人,不得将个人数据另做它用。

  

 

  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正在制定当中,其中必然会对生物特征数据的采集、使用、流通做出严格的规定。法律必然不会断绝生物特征的采集、使用和流通,但是肯定会对此做出严格要求以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这个要求会有多高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一定会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市场带来巨大影响。

  生物识别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它已经伴随人类走过了很长的时间,正展现出非凡的活力。中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已走在全球前沿,构建了世界上最大人脸识别系统之一。数据显示,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到2020年达到250亿美元。虽然现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大的趋势已确定,相信在智能时代生物识别会有新机遇。

  微信名:安御道合

  微信ID:anydef

  ❸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一篇:官宣!眼神科技独家中标渤海银行人脸识别项目!

下一篇:生物识别考勤门禁与传统访客的对比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