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智慧城市  >  正文

智慧城市渐行渐近

  打开手机APP,要看病点“健康宝”,预约挂号、医保支付、电子病历、远程坐诊全都有;想孩子了点“掌中宝”,浏览城区幼儿园和校车实时视频;找政府办事就点“网上政务厅”,2000多项服务事项手机上“一站式”办理……

  这不再是未来某天的生活场景,而是山东潍坊市民实实在在的智慧生活。潍坊是全球首个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和华为海量联接物联网管理平台开展的全面物联网建设的样板城市。

  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城市建设今年异常火爆,究其根本是因为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技术硬件条件逐渐发展完善、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巨头抢抓机遇

  我国虽然不是最早实施建设智慧城市的国家,但得益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及在公共建设中的执行力,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如果说,当年IBM提出的智慧城市是1.0版本,2013年我国开始的侧重部门业务的智慧城市是2.0版本,那么最近提出的新型智慧城市应当是3.0版本。据了解,我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市,总计将近600多个城市提出或正在创建智慧城市。“十三五”期间还将分级分类建设100个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可以想象,宏大的智慧城市群必然对数字中国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而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发展的具体应用,也是巨大的市场机遇。智慧城市的市场体量巨大,应用潜力可期。三大运营商以及众多IT巨头、网络巨头均已在这一领域展开积极布局。

  据报道,三大运营商近年来已累计与超过300个城市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协议。蚂蚁金服已与352个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阿里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云计算”为基础设施、物联网为城市神经网络、“城市大脑”为人工智能中枢,届时交通调配更加智能。百度致力无人驾驶和智能语音,另外还有人脸识别技术,将在缓解交通、追查犯罪分子层面给予支持。腾讯在智慧医疗影像层面持续发力,旗下“腾讯觅影”可作为多种疾病智慧辅助诊断。中兴、华为在5G网络层面取得突破,可实现大连接、大智能、大安全、大协作层面发力,使得环境预测等更加准确。华为NBLT今年开始向市场供货,其解决方案在智慧水务、智慧停车、智慧路灯等方面实现了应用。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400亿~800亿的设备接入物联网,跟政府管理相关的设备有70多亿,其中绝大部分需求是来自智慧城市的连接需求。

  跟风现象引关注

  “智慧城市就像人体一样,有大脑和中枢神经,也有遍及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首席专家洪小舟说,“当前出现的海量信息无法及时高效处理等问题,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能够全面感知、接收处理信息的神经系统。”

  如何打造一套灵敏的城市神经系统?华为提出建设“一云、二网、三平台”:一云,指云数据中心;二网,由联接人的城市通信网和联接物的城市物联网构成;三平台,包括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ICT应用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其中,云数据中心和平台构成了城市智慧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网则是周围“神经系统”。

  “以前,某市政府要清楚了解全市人口情况,得借助10年1次的人口普查。”华傲数据公司副总经理何运昌说,“现在通过大数据,政府可实时掌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各类信息,从而提供更快速、精准的城市服务。”

  除上述潍坊市民生活的便利外,潍坊还打造了“V派”城市通行证。通过手机APP,集成电子身份证、社保卡以及银行卡、公交卡等各类城市IC卡,倡导无卡、无证、无现金的智慧城市品质生活。这些都是华为和潍坊共同打造“物联潍坊”的一个缩影。潍坊整合全市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电商购物以及行政审批等资源,以“潍V”手机APP为市民提供吃、住、行、游、娱、购新体验。

  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乾看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管理创新和社会公共服务改革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定位不清、投资不足、管理体系落后、相关法规建设滞后和信息安全等问题。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卫东表示,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大有可为。但目前建设过程存在跟风现象,有些地方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缺乏清晰认知。

  提高群众获得感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其根本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智慧城市得以顺利建设。黄乾表示,政府和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加强协同合作的同时,要明晰政府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责任边界。政府的重点责任应该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产业政策、营造智慧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企业等市场主体则应积极发挥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

  建设智慧城市的宗旨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城市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毅看来,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智慧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

  在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兰冰认为,要以细致的市场调研为基础,深入准确地识别群众需求,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便民惠民基本导向;要因地制宜,结合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条件,选择适宜城市发展的路径与模式;要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营销与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智慧城市的进展、功效与作用。

  “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黄乾表示,一方面,要将智慧城市建设与群众的教育、医疗、养老、交通、文化休闲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群众的需求构建普惠化的智慧城市;另一方面,应大力推进基础智能应用广覆盖,缩小群众之间的“数字鸿沟”,夯实智慧城市建设的社区基础,让群众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上一篇:智慧城市“梨花”何时开

下一篇:大庆:信息惠民 打造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