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智能家居  >  正文

山人Discovery Pro码灯评测

  电子地图和GPS导航技术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从2011年骑车开始,我就一直琢磨各种码表和轨迹记录的方法。曾经用过的设备包括顺东十元码表、SIGMA码表1609、长天GPS轨迹记录仪M-1000C、GPS码表iGS216,以及以行者APP为代表的各种手机APP;还测评过自带GPS码表和轨迹记录功能的700BIKE银河折叠车。

  非常感谢山人公司和行者APP,让我这次有幸参与到山人Discovery Pro码灯的众测,我将从我的经验和体验角度简单介绍这款产品。由于没有用过Garmin等品牌训练级的装备,日常骑行也是骑游类,因此仅代表非专业选手的个人感受。

  山人码灯是一款带手电筒功能的码表,最大的特点是将GPS码表和手电筒集成在了一起,此次测评的Discovery Pro,是在前作Discovery之上的升级版本。

  开箱和静态照片

  先看下快递包装,包裹的非常严实

  

 

  包裹内便是测评的产品 Discovery Pro本尊以及相关套件,如下图:

  

 

  山人公司非常给力,发出的Discovery Pro测评套装不只一个码灯主机(左边白色包装),还包含一个前飘支架(右上黑色包装),两个传感器(右下白色包装):速度传感器(记录车轮转数),踏频传感器。呃,如果能再带一个心率传感器就更好了,呵呵…… 不过没关系,我自己有支持双协议的心率传感器(行者心率臂带),可以拿出来一起使用。

  

 

  拆开码灯主机包装盒,内有码灯主机一个(含可拆卸灯头)、一个车把支架(非前飘支架)、标准Micro USB充电线,另外还有说明书一份。

  

 

  细看码灯主体,几点说一下:

  外观与上代产品Discovery完全相同。

  可拆卸的灯头出厂默认已经安装好在主机上。

  侧面看码灯外壳上下盖之间有比较明显的缝隙,官宣图也能看出来。不过相信官方应该做足了测试,IP67的防水应该是没问题。

  下面是官宣图:

  

 

  码灯重量约130克,比一般的码表都要厚且重。屏幕大是一方面原因,自带电池给手电筒供电应该是主要原因。

  正面看开机按钮有CD纹路按键设计,有点像传统唱片的感觉,质感还不错。开机按钮两边软胶下分别对应“SET”设置按钮和“MODE”模式按钮,看资料也是沿用了上代产品Discovery的设计,防水和操作方式应该是经历过上代用户的考验。

  阅读产品说明书,升级的Pro版码灯和上代之间的主要区别有几点:

  屏幕显示内容和显示位置有调整。

  Pro款支持蓝牙BLE4.0和ANT+双协议传感器。

  GPS轨迹记录时间从80小时延长到96小时。

  再借用一张官方的产品比较表,更直观详细的说明下:

  

 

  表中提到的功率计和虚拟功率,感觉对于我们普通玩家来说,不是以专业体能训练为目的,作用貌似不是很大。但是其他心率、踏频、高度、坡度、方向等数据,还是很实用的。

  

 

  上图是配套的速度传感器和踏频传感器。Pro版码灯和前作的最大区别是在BLE协议之外增加了支持ANT+。与之对应,配套的两个传感器也升级为同时支持两种传输协议。

  

 

  左边是踏频传感器及配套的橡胶圈;右边是速度传感器和硅胶套。抱歉拍照时说明书放错了,凑合看下。

  

 

  传感器体积比一个2032的纽扣电池稍大,厚度约为10mm,重量都约为10g。

  

 

  上图可以看到传感器电池盖下的绝缘薄膜(图中白色反光绝缘薄膜拉手)。旋转打开后盖取出绝缘薄膜后,传感器直接启动工作并可被手机蓝牙搜索到。在后面的测试过程中观察到,当自行车静置一段时间后,传感器会进入休眠状态省电,此时手机/码灯无法连接上传感器。当传感器转动时自动重新启动无线网络,会被手机或者Discovery Pro连接到。

  

 

  上图是速度传感器和配套的硅胶套,分离的状态。

  

 

  稍微花点技巧,踏频传感器和硅胶套成功合体!!!

  设备安装

  首先试试在车头上安装前飘支架,支架和山人码灯摆在一起如图。前飘套装配套有两套适合25.4mm、31.8mm不同直径车把的橡胶垫圈。

  

 

  Discovery系列码灯使用双脚支撑可能是出于对码灯重量的考虑,好处是比较稳,但是部分牺牲了它的便利性。

  

 

  前漂支架的左侧螺丝位有卡齿(红框处),当螺丝拧紧后能有效防止码灯受到重量影响在颠簸环境中发生旋转,算是一个比较用心考虑的设计。

  但是,这个双腿前飘在我的700BIKE银河上差点无法安装。原因是我的银河车把快拆头,特别、特别地宽!

  

 

  上图700BIKE银河折叠的车把快拆头,要把前飘支架的两腿稍微撑开一点点,才能安装上去。普通山地车和公路车没有这个问题,我这个算是个特例。

  有骑友可能会问了:700BIKE自行车都自带GPS车头模块,为啥到你这儿是个快拆?

  简单回答就是:我的第一辆700BIKE银河确实带智能模块,但是模块有软件BUG,骑行轨迹会无故中断,严重影响我截图发朋友圈,给官方汇报BUG半年多都没有解决,一怒之下卖掉。但是我又贪恋它的骑乘感受,所以一年后又买回一辆不带智能模块的非智能版,也就是测评中使用的这辆黄车。

  所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也说明做GPS码表的两个要点:

  稳定可靠压倒一切。

  截图发朋友圈绝对是钢需。

  即便是一个获得红点设计奖的产品,拿户外震两下轨迹断了,结果就是被低价在咸鱼出掉。

  回到这次测评,在放出山人码灯最终安装效果之前,先看看我之前骑行时车把上的设备组合,方便有个对比。下图是之前的常用设备组合:

  

 

  图中看到一块GPS码表,一只月亮湖手电筒和一个青蛙灯做警示灯。随着手机GPS续航能力的增加以及行者APP越来越好用,我有时也改用手机做码表。

  

 

  上图是改用手机导航的状态,没变的是手电筒和警示灯。

  手机的优点有地图导航和语音提等,但是有最致命的缺点:阳光下的视觉效果以及发热。上图中手机屏幕反光非常明显,阳光下内容辨认度较差;同时骑行中的暴晒容易让手机温度极高,手机处理器会自动降频甚至关机保护。也正是这个缺点,让我换回GPS码表作为主设备。山人码灯安装后的效果如下:

  

 

  从后方看,前飘支架安装的还是不错,屏幕内容在阳光下可读性也强于手机。

  

 

  换个角度从侧面看,是不是比之前清爽了很多!

  码灯操作界面及传感器连接

  借用官网一张图:

  

 

  码灯屏幕界面主要分三个区域:

  顶部,显示设备工作状态的状态栏

  中部,显示常用数据和轨迹记录状态的信息区域

  底部,显示变化内容的点阵区域

  整体简单明了,上面两个区域显示固定内容,最下面的点阵区可根据按键切换不同的信息,还能配合APP软件显示手机来电提醒和导航信息。

  

 

  码灯工作状态屏幕效果如图,字体清晰,对比度大,在白天反光情况下也容易阅读。

  

  夜晚主屏幕显示效果如上图。

  屏幕下方按钮按左中右的顺序是:"SET"、开关、"MODE"。

  长按开关键可以开机或者关机。在开机状态下,短按开关键可以控制车灯按照高亮度、低亮度、关灯的顺序循环;短按两下则可以打开或者关闭警示灯。警示灯的颜色主要在APP中设置。

  同时按住SET和MODE,可以进入设置界面设置复杂的参数比如车圈周长、骑手体重等等,不过个人觉得还是在APP中设置更简单方便。唯一特殊的是传感器连接,只能在码灯界面上操作。

  码表主机能够独立开机工作,不过既然有带传感器,当然也是要一并安装好。踏频传感器相对简单,用橡胶圈绑在曲柄上即可,如图:

  

 

  踏频传感器两侧中间有个凹槽,便于扎带固定。由于担心橡胶带断裂,回家又用扎带加固了一圈。

  速度传感器安装则没有那么简单,主要原因是我的20寸小轮的花鼓直径较粗,而传感器硅胶套上的绑条略短,虽然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徒手无法扣上。

  这个硅胶带可能比较适合安装在较细的公路车花鼓上,或者也可能因为我的手在狭小空间内无法发力吧。

  

 

  最后解决方法是,用小尖嘴钳夹住绑带使劲拉长终于扣上。怕它断掉又用了一根扎带加固,先这么用着。

  两个传感器都是使用地磁感应,不需要另外安装磁铁。相比之前用过的磁铁感应传感器来说,个人认为这一个巨大的改进。特别是,我的两辆车(另一辆是莱茵上海鸟纵向折叠车)都没有后下叉,还真是找不出地方来安装踏频磁铁。

  Pro版码灯及传感器均支持BLE/ANT+两种无线协议,貌似码灯默认会使用ANT+协议与传感器连接,开机后连接传感器速度相当快,可以说是秒连。传感器用ANT+与码灯连接后,手机APP也能同时用BLE连接到传感器。

  上图显示手机APP通过BLE协议与传感器连接,对于喜欢用APP看数据的人来说,还是蛮方便的。

  配套传感器支持双协议混连,当传感器蓝牙连接手机的同时,还能同时ANT+连接上码灯。

  码灯开机状态下,同时按住SET和MODE键进入设置状态,按MODE切换选项,按SET进入选项,再次同时按住SET+MODE表示确认。这种设置方式个人觉得有点麻烦,不常用就容易忘记。

  

 

  上图左边是按住SET+MODE后出现的设置菜单,通过MODE键切换。右边上中下是三个不同传感器配对界面,对应配对上的传感器编号。当传感器连接到码灯时,码灯主屏幕的状态栏对应图标会长亮。传感器连接丢失时,对应图标会闪烁提醒。

  我第一次配对时,速度传感器不知道配上了什么设备,界面显示全部正确但码灯没有数据,而手机APP中又很正常。后来在码灯中重新配对才修复,在此提醒下其他可能碰到的朋友。

  可能有人说GPS已经能计算速度为什么还要单独安装转速传感器,有两个好处:

  实现关闭GPS情况下的速度提示,与传统码表相同。

  可以提供相对反馈更及时、准确(不会飘)的速度信息。

  码灯软件体验

  山人码灯可以配合官方APP软件使用,除此之外还支持导入数据到行者APP。

  官方APP

  先抱怨下,使用山人官方安卓APP很....,表现在:

  蓝牙连接设备操作时,手机APP常没有反应无法正常操作。猜测是UI界面或者蓝牙进程有死锁BUG。

  手机重连码灯时候,官方APP常无法成功连接,猜测还是官方程序中蓝牙相关代码的问题。(行者APP没这个问题)

  官方安卓版不带宣传资料上的手机导航功能,很遗憾没法测试。

  怀念我丢在出租车上的苹果6s一秒钟……

  山人APP不出问题的时候还是可以的,操作基本功能比较简单,或者说纯粹。主要用作配置码灯参数,下载码灯GPS轨迹数据分析。另外如果你没有码灯硬件,也可以纯APP用手机GPS记录轨迹——不过我猜一般不会有人这么做。

  山人官方APP可以扫描说明书附带的二维码下载,或者访问:http://www.shanrentech.com/cn/html/about/app/ 安装。启动APP后第一件事情是将手机与码灯配对。

  点击软件主页右上角,或者“个人中心”里选择“我的设备”->“添加设备”。

  选择“Discovery”码灯图标进入设备列表界面,点击“开始扫描”开始寻找附近的Discovery码灯。实际过程发生过找不到设备的情况,通过阅读官方手册得知:需要关闭手机蓝牙再次打开,重置一下蓝牙数据才能找到,试过确实能解决问题,估计是软件上的BUG导致。

  找到码灯后,点击即连接上,随即弹出设备设置界面。可以看到有新的固件可以升级。

  点击“软件升级”选项,根据弹窗提示一路点击确认升级。

  升级固件过程出了个小插曲,在上图2状态升级过程中,为了呼出截图功能,我把山人APP切换到了后台,等把APP切换回来时,升级界面对话框消失了!!!在重试过程中又误操作取消了手机和码灯的蓝牙配对ORZ,此时APP再也无法与码灯配对连接,而码灯处于DFU固件升级界面,按任何按钮都没有反应,当时心中暗想糟糕——刚拿到手的码灯怕是要变砖。

  后来经过查找资料和各种探索,在山人官方APP中选择“个人中心”->“高级设置”->“固件升级失败恢复”->“选择升级设备类型”,进入上图3的界面,选择“Discovery Pro恢复”,手机瞬间连上设备完成升级。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这个失败恢复急救功能做的非常棒!!!

  想了解升级固件失败后处理方法的骑友,可以参考官方的这篇文档:

  http://www.shanrentech.com/uploadfile/discovery_p/%E5%AE%89%E5%8D%93%E7%89%88%E5%B1%B1%E4%BA%BA%E8%BF%90%E5%8A%A8App%E5%AF%B9Discovery%E7%A0%81%E7%81%AF%E8%BF%9B%E8%A1%8C%E5%9B%BA%E4%BB%B6%E5%8D%87%E7%BA%A7%E6%93%8D%E4%BD%9C%E8%AF%B4%E6%98%8E.pdf

  手机APP与码灯处于连接状态时,在APP主界面的“记录”栏选择已经连接的Discovery名称,可以从设备同步轨迹下载到手机并同步到云端,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fit文件。同时也可以将轨迹数据以fit文件的形式共享给其他人。

  山人APP对轨迹有比较全面详细的分析,骑行记录信息分为轨迹地图、数据分析、图表分析三个栏目显示。

  骑行软件和GPS码表APP该有的分析数据,山人APP都有。

  山人APP的轨迹信息分享界面,也可以分为图表、数据、卡片三种形式展现和分享。此外还支持将数据保存成fit格式转发分享。分享还支持上传到Strava平台,不过本人没有帐号所以没有测试。

  连接行者APP

  之前使用行者APP就见过“山人码灯”的图表,所以很自然要连上试试。一般来说,智能骑行装备是否能配合行者APP工作,是我选购设备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行者APP连接山人码灯操作非常简单,也从未发生找不到设备的问题。主要用作导入骑行轨迹数据并做数据分析之用,不多赘述。

  车灯测试

  目前骑行使用的手电筒,大都是使用18650电池的,比如我用过的神火电筒和月亮湖电筒。后期因为体积方面的考虑,长期使用月亮湖小手电。下图最右是月亮湖小手电。

  

 

  传统的18650电筒其实工作的都还不错,但缺点是给18650电池充电需要单独的充电器。而市面上常见的18650充电器,说实话普遍质量一般。上古时代的玩家可能听说过上图左边的两个“米勒102”充电神器,这个充电器在玩家群中有极好的口碑。不过不论以什么时代的审美观来看,这个充电器外观实在不忍直视,携带也不是那么的方便。它使用的Mini USB口,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已经基本被淘汰而消失。

  

 

  后来小米出了质量还不错的手电筒(如上图),用Micro USB接口充电且不需要购买特殊充电器,果断买之。但是…… 为小米电筒购买的25mm直径支架,也是傻大黑粗到不忍直视(上图黑色的支架)。安装在车把上的效果……呃,算了,还是改回月亮湖吧。

  现在山人三合一来了!拆掉手电筒和警示灯后,对比之下,山人的优势马上显现出来:

  车把位置可以空出来,不再那么拥挤。

  GPS码表、手电筒、警示灯,一机三用。

  码灯自带充电功能,无需专用充电器。

  通用Micro USB接口,用手机线就可以。

  山人码灯Discovery Pro采用与上代相同的所谓“德规”码灯,两大特点:

  分段照亮远距离和车前位置

  强光不会照射远处行人、车辆驾驶员的眼睛

  用一张示意图来体会一下:

  

 

  实际在晚饭散步过程中找个黑暗角落体验下如下图:

  

 

  远处、车头前两段照明区域分段明显,近处区域的缝隙、坑洼、砖块等非常清楚。(夜景拍的渣渣图请见谅)。

  短按开关键车灯可以在260流明、130流明、关机三种状态间切换。

  短按两次开关键,则可以打开或者关闭智能灯。智能灯的工作模式可以在手机APP中设置,分别有长亮、闪烁、呼吸、随速度变化四种。

  除了随速度变化模式之外,其他三种模式都可以在APP中指定灯头的颜色。象我这种没太多情趣,纯实用为主的人来说,一般都设定为警戒的闪烁红色。

  另外在充电时候,山人码灯会自动开机,如果智能灯设置为开机状态,也会一同开启,双击开关关掉即可。

  骑行体验及数据分析

  刚拿到码灯不久,我就先在市区来了一次二十公里夜骑初体验。测试期间同时使用iGS216码表(1.13版固件)、行者APP(安卓3.2.0版本)作为对比。山人码表会连接速度、踏频、心率传感器;IGS码表仅使用GPS数据。

  首先观察到,骑行过程中山人码表的时速明显比另一款码表要快,而且是同步变化的。

  

 

  猜测速度差异是轮周长设置较大导致。我的20寸1.75轮胎,查表获得的1552mm,后来修改为1515mm,速度还是明显要快一点,有点懵了。最后在码灯上禁用速度传感器,两款码表显示的才速度基本相同。由此可知当码表连接速度传感器时,优先使用传感器转圈数来计算速度。速度误差是来自于不正确的轮周长参数。

  另外观察到,在立交桥下停车等红灯的时候,由于被遮挡GPS信号,山人码灯发生了速度漂移现象,另一款IGS码表也有偶发漂移,但是明显表现要好。这就有点尴尬了……

  可以从前轮的影子看出来当时是停车状态,山人的速度表在乱跑,智能警示灯倒是跟速度值配合的很默契……

  

 

  过街之后回头看一眼挡住GPS信号的广州大北立交。

  按说立交桥下等红灯时速度传感器是处于静止状态并未旋转,回看视频也可以确认速度传感器连接正常,此时码表显示的速度必须为零才对。那么胡乱显示的码表速度,到底是依赖速度传感器计算出来,还是来自于GPS信号计算……懵了懵了。

  回家将骑行数据倒入到手机查看,三款设备的轨迹记录特点也比较明显。

  最左的行者APP轨迹忽左忽右最不稳定,应该是受到手机GPS性能影响。中间山人码灯的轨迹符合正常骑车的轨迹,但是相对来说细节丢失较多,我骑行进出停车场的部分(轨迹左下区域)几乎全是大段折线。最右的IGS码表稳定性与山人码灯相同,但优点是轨迹细节丰富。

  另找一处过天桥的轨迹放大,仔细看看转弯及回头的轨迹记录细节。

  左边两张图是山人码灯的数据在不同APP中展示,轨迹完全一致。最右是IGS码表数据倒入行者APP,依旧细节翔实。看到此处心中初步有了答案,猜测是因为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频率)不同导致。

  作为有技术背景的极客本人,当然要使用软件手段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导出山人APP的存储数据库,分析一下APP轨迹记录。

  具体过程略过,只说结果。上图可以看到Discovery Pro的每个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6秒甚至看到有7秒的。

  另外也导出行者APP数据库查询骑行轨迹数据。第一个红框的数据是行者APP使用手机GPS记录的轨迹,每个轨迹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基本为5秒(0.2Hz);第二个红框中是行者导入IGS码表的轨迹,每个数据点之间间隔1秒(1Hz),这就解释了为什么IGS的轨迹细节会丰富的多。

  初步明确了山人码灯的GPS数据保存时间间隔为约5秒(0.2Hz)后,有个问题就开始萦绕在我心头:如果GPS定位采样数据间隔这么长,那码表速度反馈的及时性,轨迹距离的准确性又如何呢?

  带着这个问题,周末又开始了第二次长距离骑行测试。

  

 

  第二次测试计划使用多种设备来记录轨迹数据:包括两块码表,一块手机,和一块GPS手表。

  

 

  图中手腕处为小米运动手表青春版,前臂上的XOSS是行者心率臂带。

  骑行线路安排在风景如画的广州白云机场旁流溪河绿道。由于太晒,手机最终还是被收起来揣裤兜里,仅接收语音播报。

  

 

  首先观察困扰我的的速度传感器准确性问题。前面提到,第一次夜间测试时由于车轮周长设置不太正确,两块码表显示速度差距很大。这次山人码灯重新连接速度传感器,设定周长1515mm,然后…… 骑行过程两块码表的速度变化居然完全一致。我又懵了…… 好吧,也许周长设置正确且起作用了,又或者今天太阳比较圆GPS更给力,那就继续这样用吧。

  前面测试得知码灯连接速度传感器的时候会优先使用传感器计算速度,那么速度的反馈应该是比较及时的。实际测试中也基本如此,由于骑行过程中较难拍照记录,此处仅文字记录我的个人感受。

  以IGS码表1Hz的GPS更新频率为参考,山人码灯在骑行过程中的速度更新也比较快(难道也是1Hz?),感觉不到与IGS的明显差异(或许我太菜?)。

  静止起步也是一样,速度传感器旋转后马上传回信号,码表几乎可以马上获得反馈显示出速度。

  行进到静止的停车对比区别则很大。由于山人码灯依赖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而实际上刹车急停后传感器没有转动信号,码灯失去了参考依据无法计算速度因此一直显示之前的速度,此时码灯要等最长5秒GPS采样数据到达,显示速度才会归零。而1Hz的IGS则更新的相对及时。

  所以,初步结论是:山人码灯的速度反馈在骑行阶段还是比较及时的,仅在停车时候,可能会有较长的延迟。由于没有用过Garmin等专业码表,不知道是否有差距。个人认为,码表的各种传感器算法是产品的重点,往专业方向靠的话,产品之间的差异应该主要体现在这里了。

  再关注下距离计算准确性的问题,三款硬件产品的轨迹记录距离如上图所示。由于行者APP在骑行期间被误杀进程停止了记录,所以数据不做对比。小米手表记录轨迹最长且时间最长,与其被佩戴在手腕上跟随人移动有关系,车静止后,我还会走动所以手表记录的数据比车上的码表多,可以理解。车头上的两块码表的记录数据差距不大,实话讲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我不知道谁更准确,所以也都可以接受。

  - 总结 -

  通过短时间的对比测评,山人Discovery Pro码灯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有了一个直观但是暂时还较粗略的体验感受。

  首先个人觉得是缺点或问题的说出来讨论下:

  前飘支架双腿设计,碰到比较怪的车把不一定方便安装,也相对不太通用。

  速度传感器的硅胶套橡胶带略短,不容易安装到花鼓上,特别是较粗的山地花鼓。

  山人官方APP安卓版部分功能(例如传说苹果版本会有的线路规划导航)缺失。

  安卓版APP偶发崩溃闪退、蓝牙连不上码表、界面点击无反应等。但是使用行者APP连接很快。

  大赞的优点:

  GPS码表、警示灯、手电筒三合一,节省车把空间。

  德规双段照明区间夜行车灯!夜行无忧。

  地磁感应的传感器——当然,这不是码灯本身的优点,但真的很方便。

  96小时GPS工作时间!整个测评期间各种把玩测试骑行,码灯出厂自带的电池都没有用完,可见耐力持久。

  行者APP直接支持!

  总的来说,山人Discovery将GPS码表和车灯合体后带来的空间变化和便利性提升非常明显,此次升级支持BLE4.0和ANT+设备双模混连,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只要骑行数据反馈及时可靠、轨迹记录功能稳定正常,那么山人Discovery Pro的一些小缺点(如安卓APP)都无伤大雅。

  对于一个游骑党,一个日常记录轨迹,偶尔晚归夜骑的骑行玩家来说,Discovery Pro确实是一款不错的骑行利器。

上一篇:罗格朗全屋智能家居灯光控制方案

下一篇:罗格朗智能开关实例|小仙女智能的一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