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智能交通  >  正文

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目标与主流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

  智能交通发展存在的偏向

  目前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研发与应用与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向出现了偏离,主要体现在:

  

 

  1、应用领域有待拓展,厘清信息服务与智能决策本末关系

  当前对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与信息技术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TS)两个不同的ITS 概念常有混淆,以致迄今智能交通研发与应用仍多偏重于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领域,而在战略与规划决策层面上的智能化应用则是乏善可陈。

  此外,片面强调新技术的研发,忽略交通战略、规划、决策理论的创新,尤其是交通与城市互动关联理论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2、着眼点更多关注治标而非治本

  无论车路协同系统还是无人驾驶固然有助于改善行驶安全,在特定时空范围有条件地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但对城市交通系统全局而言发挥的作用无异于扬汤止沸。试图以车路协同系统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效率,从而解决交通拥堵的策略恐难以如愿。这是因为其有悖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原则与基本规律,忽视交通供给与需求相互制约的关联性,尤其是供给对需求的引导与调控作用。

  现代城市交通战略主张扩大集约化运输和绿色出行服务供给,而不是一味增加供给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此外,即便仅就车路协同关系而言,道路功能结构——拓扑结构的动态改变以及对车辆驾驶人行为(即实际需求)的反制也不容忽略,其他非道路类的交通基础设施配给结构与分布同样潜移默化地改变道路使用者的行为。

  3、忽视不同空间范畴智能交通需求差异以及子系统协同关联性

  不同空间范畴的智能交通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城际、区域(城市群)以及城市(都市圈、市域、中心城)不同空间层次的智能交通需求、发展目标、系统构成均有各自特点,而迄今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研发与应用缺乏细致考虑。

  此外,目前各个交通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均采取了分而处之的策略方式,尚未充分考虑智能交通系统与城市功能大系统以及综合交通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功能协同,例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联和协同互惠、基于交通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关联性和系统整体协同效应等。

  智能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正确目标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集成应用与人工智能应用为支撑,实现对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智能化协同,对人的各类个性化活动与物流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管理和运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智能交通战略方向应该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方向为导向和基本着眼点,侧重关注:

  1、城市交通发展模式问题,如交通发展与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协调关系等;

  2、出行结构演化趋势及关联因素的智能辨析;

  3、城市空间拓展、功能布局演化动态及其与交通供求关系相关性跟踪监测评估;

  4、以人为本的交通服务宗旨、客观资源与环境容量对系统扩展的约束、多元运输方式融合与协同效应以及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解决系统稳定性问题。

  具体发展方向应为:

  1、基于交通与城市发展互动响应,以人机交互方式实现交通战略、规划、政策智能决策;

  2、基于需求实时响应的城市出行与物流配送交通运行组织一站式智能服务;

  3、城市交通运行风险监测、智能规避与应急处置;

  4、基于城市交通服务资源配置的智能化动态需求调控管理;

  5、主动式交通安全智能保障。

  文章来源:《城市交通》杂志2018年第2期

  文章原标题:城市交通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辨识

  文章说明:文章摘取《城市交通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辨识》第7部分内容

  作者:全永燊,王婷,余柳(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73)

上一篇:宁波一川助力智能交通行业新发展

下一篇:“云+未来”| 今天,腾讯在智能交通领域出了一个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