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智能医疗  >  正文

苏州科技城医院建设实践与反思

  写在前面

  从2016年投入使用至今,苏州科技城医院一举斩获“十二五”期间全国医院十佳建筑(单体)、首届“中国最美医院”评选、“中国医院文化亮点特色优秀案例”、“中国医院品牌建设全国50强”、“中国医疗机构品牌传播百强榜公立医院(地市级)50强”等多项大奖,频频受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网等多家国家级媒体的报道。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苏州科技城医院。

  2016年5月18日,一所集生态、科技、智慧、人文于一体的现代化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在苏州西部正式投用,这所由苏州高新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立医院,于2010年1月19日完成设计招标,2013年9月28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如平地惊雷,震动了苏州、江苏乃至全国医疗界,甚至引来伊朗卫生部部长一行的参访。

  项目概况

  苏州科技城医院位于高新区漓江路1号(原230省道东、青城山路南),是高新区按三级医院规模建设的一家综合性医院。规划占地面积140亩,一期总建筑面积为18万㎡,其中地上13万㎡,地下5万㎡;规划总床位1200张,其中一期800张,二期400张。一期总投资16亿元。

  

苏州科技城医院整体夜景鸟瞰图

  ▲ 苏州科技城医院整体夜景鸟瞰图

  1.总用地面积

  93364.3㎡

  2.总建筑面积

  182 062.14㎡

  3.容积率

  1.37

  4.绿化率

  32.91%

  5.建筑高度

  52.35 m

  6.机动车停车数量

  1056辆

  苏州科技城医院的突出亮点在于“智慧建设与运行”理念的完美实践,出色的移动互联技术、先进的物流、手术室管理、智慧医疗等设施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智慧医院”,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医疗工艺设计先进是前提

  在医院筹建期间,筹备组人员即参访了国内外30余所知名医院和新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广泛听取科室人员建议,从源头上避免决策失误,全科室全系统修改设计图纸10余稿,召开大大小小的会议近千次。

  就此,在经历了方案起草、纸上谈兵、初出效果图、设计图纸反复修改等过程后,医院轮廓渐显,各条流线渐明,功能布局渐晰。

  

医院建筑以医技为核心展开

  ▲ 医院建筑以医技为核心展开

  建筑以医技为核心向南、北、东三个方向展开,平面采用鱼骨式布局,沿南北贯通的医疗主街将各功能联系在一起,南侧是门诊医技各科室,北侧为“品字形”病房楼;医疗功能单元压缩在用地北侧南北230m的范围内,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三者与医技部之间的联系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就医流线。

  

苏州科技城医院建筑效果图

  ▲ 苏州科技城医院建筑效果图

  门诊共四层,中间为医疗主街,两侧展开为门诊及各个医技辅助科室,急诊科单独成区,功能齐全。设备科和后勤保障科等设置在门急诊和住院部相连的地下一层的中间地带。“品”字型的住院部分内科楼、外科楼和VIP楼,中间是共用的交通核和家属等候区、区域宣教室和卫生间。

  

苏州科技城医院门诊部外立面

  ▲ 苏州科技城医院门诊部外立面

  此外,医院建设还坚持模块化、功能化、信息化、人文化等原则,进行交通管理、内部管理、重点区域管理等。

  智能科技前沿是保障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苏州科技城医院则打造了一张“智慧医院”的专属名片,通过智能化设施设备的引进,塑造出医院“智慧无所不在”的文化氛围与科技内涵。

  通过这些科技手段“解放”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使他们能更加关注对患者的诊疗与照护。在医院各个楼层走廊的天花板上,都能看见一列列的小车轨道。这其实是医院内部的“高铁系统”。

  

轨道小车形成医院内部的“高铁系统”

  ▲ 轨道小车形成医院内部的“高铁系统”

  院内共架设轨道约2000米,设有轨道小车物流站点42个,运输小车60余辆,15公斤以内的物品均可进行运输。此外,医院内还有一套气动智能物流系统,也能够实现任意两点之间的传输,适用于体积小、重量轻、时效性强的标本、物品,开辟了物流“高速公路”。

  

气动物流提高效率,开辟物流“高速公路”

  ▲ 气动物流提高效率,开辟物流“高速公路”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科技城医院也是江苏省第一家使用垃圾及污衣智能收集系统的医院,此举不仅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减少视觉污染和二次污染,更减轻了物流运输压力。

  

垃圾及污物收集系统减少二次污染

  ▲ 垃圾及污物收集系统减少二次污染

  自动化药房的投用,大大缩短了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手术室智能仓储系统和医疗行为管理系统的使用,则更是将科技运用到了极致。

  

智能化药房系统缩短取药时间

  ▲ 智能化药房系统缩短取药时间

  为了提高诊疗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苏州科技城医院在现代化医疗设备的配备、投入与使用方面也毫不吝啬。

  从2016年投用之初的磁控胶囊内镜,到2017年9月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癌症专家“沃森医生”的引入,到博医来导航仪的配备,再到“腾讯觅影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中心”的筹备使用,这家医院始终践行着“智慧医院一定要把智能化医疗放在重要位置”这一理念。

  智慧医院炼成的六大“心经”

  (一)

  政府决策高瞻远瞩,专业事项专人来做

  根据前期约定,项目筹备组分为项目建设组和医疗设备采购组。两组人员全程参与设计,各部门各科室提出需求和建议,设计师融合多方意见后,将其完美融合到图纸中去。

  这样,既避免了双方间的矛盾,又为设计节省了时间。各部门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对各类图纸签字共计10余次,直至真正开工建设,图纸永久保存。

  (二)

  筹建团队尽心尽责,上下联系沟通到位

  根据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工程法人责任制的要求,苏州科技城医院项目,由高新区政府相关领导作为项目负责人,下设一个精干的建设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装修等建设任务。

  略有不同的是,该项目还组建了另一个医疗功能团队,协助进行功能设计。参与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基建管理和投资控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而且掌握并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程序。两个团队目标一致,齐心合力,保持充分沟通。

  (三)

  筹建顾问强而有力,关键问题敢于较真

  筹建小组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对工程建设队伍及一些大型配套设备的选择,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通过高透明度的招标方式,有效地消除了暗箱操作的弊病,从根本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

  设计单位选择得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设计单位进行招标,在高新区纪委的监督下,随机抽取行业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现场排名。

  排名前两名的设计单位,再进行下一轮的匿名遴选,通过专家的反复比较、论证,最终评选出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该单位代表也长期驻扎在苏州,确保与筹建小组及时沟通,整改问题。

  (五)

  围绕定位广泛参访,全员参与共谋发展

  工程在筹备阶段,筹备组多次组织,实地考察各地知名医院,围绕学科规划和医疗工艺设计开展了多轮专家调研论证。

  为最大限度满足医护需求,工程项目部让科室人员参与设计,倡导科室负责人提出相关需求和建议,设计师总结相关意见后,将合理要素翻译成建筑语言,并将之完美融合到图纸中去。这样,既避免了双方间的矛盾,又为设计节省了时间。

  (六)

  监理队伍严谨铁面,现场管理事无巨细

  科技城管委会制定了材料设备招投标办法、合同签订与审批程序、设计变更审批程序、竣工验收程序、工程结算付款程序、工程资料档案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分工明确,程序清楚,有章可循。

  同时,科技城管委会从工作实际出发,坚持每周例会制度,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布置安排工作计划,使各方对工程进度和工作计划都能心中有数。把问题解决在初发阶段,使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各方都能团结一致、精诚合作。

  智慧医院建设的八大遗憾

  经过两年的摸索与实践,作为医院管理者的我们也发现该院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不足,并进行了总结。

  (一)

  项目选址不科学

  苏州科技城医院地处苏州西部,地理区位优势极其不明显,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车辆接驳成本较大,增加了病人的就医成本。此外,医院总体呈不规则的倒梯形,南北狭长,东、北两侧各有一条河流,均给院内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带来了很大难度。

  (二)

  医院前期定位不明确

  由于没有明确的使用方,也未考虑到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定位,造成院区内教学场所,护理单元中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休息场所等的预留不足,这导致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教学场所、休息场所紧张等状况。事实上,出资方(政府)对医院的定位应尽早确定。

  (三)

  超前意识不足,服务窗口相对鸡肋

  随着医院app、自助挂号机等的投用,过多的服务窗口显得鸡肋,苏州科技城医院门诊大厅即因为过多服务窗口的设置而造成了黄金空间的浪费。

  

  ▲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设计要有超前意识与眼光,服务窗口过多浪费黄金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医疗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其楼宇智能化与医疗信息化应在早期介入,同期进行,以期实现无缝对接。这两项的滞后,将给医院的如期投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

  整体设计细节不到位

  医院的门急诊、病房、行政楼设计建设成一个整体,外观上虽然大气美观,但在实际使用中,加大了消防、安保、温控等的难度。与此同时,较大的公摊面积,也加重了实际运行的成本。

  

  ▲ 门急诊、病房、行政楼设计建设成一个整体,加大消防、安保、温控难度

  此外,院内一层多为直开式大门,未有设计门斗,导致了冬季偏冷、夏季较热,在刮风雨雪等不利天气状况下,为急诊急救车辆的停放带来难度,影响医患对医院的满意度。

  (五)

  护理单元病床设置不经济

  由于地块地形等原因,医院现有的三幢品字形住院楼,功能虽齐全但不经济,每个护理单元仅设置42床。虽然每个护理单元40床是国家推荐标准,事实上,每个护理单元设置50~55床,边际成本最小,最为合适和经济。

  

  ▲ 持续改进中,每个护理单元设置单独的谈话间

  而为确保医疗安全,每个护理单元应设置单独的谈话间、治疗室、毒麻贵重药品存放处并安装高清录音录像设备,但在前期规划阶段,这些并未考量充分。

  (六)

  院内部分后勤保障设施缺失

  苏州科技城医院地处苏州西部,周边地区就诊居民在出行时较多使用非机动车,但医院在设计建造时未考虑到该部分车辆的停放问题,事实上,可借鉴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成功经验,设置可刷卡或投币式的新型电瓶车停车场。

  此外,院内职工食堂、营养食堂与主楼间没有连廊,这给职工在雨雪天气就餐带来了不便;而后勤辅助用房考虑太少且分布不合理也是一大遗憾。

  (七)

  盲目社会化外包存在问题

  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外包服务越来越常见:如后勤(包括食堂),安全保卫,车辆租赁与管理、计算机外设及文印类服务的外包层出不穷。但核心服务部门决不能外包,如消毒供应室和中控室等,还应由医院自身建设自行管理。

  (八)

  未能引入BIM设计

  苏州科技城医院虽于近几年设计建造,但却并未借鉴BIM理念,实为缺憾。所谓BIM,是指将建筑项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几何特性、功能要求与构建的性能信息集成到一个单一的模型中。该院管理者表示,在医院一期的设计与建造中,并未充分贯彻落实BIM理念,在医院二期动工时,一定要弥补遗憾。

  “如何建设下一代中国医院”,对于这个问题,苏州科技城医院从前期筹备、建设、试错、运营再到发展,已经先试先行,交出了一份答卷。未来,这所年轻的医院还将砥砺前行,为下一代中国医院的建设提供新的可行方案。

  作者简介

  

吴雪良

  吴雪良

  苏州科技城医院副院长

  吴雪良,中共党员,南开大学医院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在医院管理、医院前期规划设计、筹建、建设管理和医院后期运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履历表

  1993

  -2005

  苏州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室

  2005

  -2010

  苏州大学附属二院高新区医院院长助理兼任医务科科长

  2010

  -2015

  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医院筹建组组长

  2015

  -至今

  苏州科技城医院历任院综合办主任、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工会主席,分管行政、后勤保障、安全保卫、医保物价、医院三产、体检中心、工会、团委

  2017.

  4-12

  复旦后勤管理研究院第六期后勤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任班长

  2018.

  4-至今

  复旦后勤管理研究院第六期后勤管理干部培训班授课老师

上一篇:柯丽尔助力滁州一院智慧医疗,可网上挂号预约

下一篇:重庆智慧医院:永川区集嫒儿童医院新院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