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   智能物流  >  正文

智能物流促进供应链转型

  

 

  如今,中国的生产制造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生产制造转型势在必行,我认为有四点需要注意:

  一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综合融资成本高,去年是12%,今年基本上是17%、18%,而美国在2%左右,最高不会超过4%。二是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高,占比达30~40%,而发达国家占比仅为10~15%。三是流动资产年周转率低,仅为3次左右,而发达国家可达10次以上,过去人们只关运输货物数量占整个静态库存的比重,但精细管控必须重视周转率的指标。四是生产制造企业运营中互联网使用率低。

  中国生产制造转型的短板有:普惠金融服务不足,智能技术应用不足,高质量物流服务不足,企业数字化服务不足,供应链服务体系不足,企业供应链规划不足。同样,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存在机遇,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一些低端产能在转型过程当中,需向更高层面发展,尤其向发达国家看齐;而物流、供应链、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水平也有很大提升空间。

  智联慧通的供应链特点可用六个字概括:链接、协同、共享。链接,是供应链业务开展的前提。协同,不局限于企业内部,可延伸至企业和企业、行业间的协同。共享,即信息的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当然,供应链规划是在做供应链管理和数字供应链的大前提,供应链则为中国生产制造提供了良好机遇,如今,我国正尝试打造国家级的供应链体系。

  生产制造的企业供应链的数字化是有难度的。过去,生产制造企业中,其订单计划、发货计划、运输计划在不同的系统里面完成,由不同的组织部门和人完成,这三个计划无法在同一个系统下编制,导致系统割裂,各项数据无法形成完整闭环。如今,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对人、车、货、场可实现数字化,加上身份的数字化,使得各部分的数据和内在逻辑关系整合在一起,形成紧密有序的整体,从而促进企业的降本增效。

  事实上,在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小企业是支撑整个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就意味着制造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供应链水平提升也就意味着国家供应链水平。

  过去,数字技术服务了我们的生活与消费。未来,数字供应链将赋能生产制造转型提升。

上一篇:为汽配行业提供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昆山同日

下一篇:刘波:安能智能物流的运营新实践